課程大綱(Course Outline)

上課資訊:目前先採線上授課,詳細課堂再說明,請同學第一堂課準時加入以下Google Meet 會議。

台語語言學專題

2月 18日 (星期五) · 下午6:10 - 9:00

如何加入 Google Meet 會議

視訊通話連結:https://meet.google.com/oey-zuok-dng


任何問題(如有加選、請假):請mail:2005cold@gmail.com



文學院   臺灣文學系   () 110   學年度     學期增設課程表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Taiwa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2022  Academic Year Spring  Course Proposal

 

課程名稱

Title of Course

中文:語言學專題

英文:Taiwanese linguistics

開課班級

Class

碩專班

()

Required/Elective

學分數

No. of Credits

3

先修科目

Prerequisite Course(s)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杜仲奇

 

教學內容及進度

Course Description

一、教學目標(Course Objectives

1.      了解台灣語言基礎與特點。

2.      了解台灣方言特色與分布。

3.      認識台語工具書。

4.      學習調查方法與實作

 

二、教學內容(Course Description

1.          讓學生認識台灣語言演變、分布與特色。

2.          讓學生學習運用台灣語言工具書。

3.          讓學生練習語言研究方法與作業討論。

 

三、教學進度(Course Schedule

週次 Week

進度 Progress Description

1

課程導論

2

台語白話字複習共辭典運用

3

日本台灣語教學ê台語語音kah台語普通腔ê比較

4

聽是聽有,毋過是按怎你講ê kap我無仝?-台語/ian/韻ê語音變化

5

院長佮民調-試析泉腔去聲不分陰陽

6

Taiwanese or Southern Min? On the Controversy of Ethnolinguistic Names in Taiwan

7

清國人、日本人、中國人,á是台灣人?─Àn 19世紀尾kàu 20世紀尾ê台語歌仔冊Tshiau-tshuē

8

白話字發展史

9

Ùi《台灣府城教會報》觀察台語語體ê演變

10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的比較分析

11

The Taiwanese Kám and the Cleft Construction

12

客家語言、文化kap認知─以四縣客話ê「公」、「嫲」語詞做例

13

1930年代台灣歌仔冊內底ê日語借詞

14

國民小學台語教科書詞彙使用分析

15

期末報告(同學口頭報告)

16

期末報告(同學口頭報告)

17

期末報告(同學口頭報告)

18

期末報告(同學口頭報告)

授課方式

Teaching Approach(es)

講授、討論、田野調查與試作

課程教材

Course Material

1.      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

2.      杜嘉德作、巴克禮增補,《廈英大辭典》。

3.      小川尚義,《台日大辭典》,台灣總督府。

4.      《台語研究 Journal of Taiwanese Vernacular》,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NCKU CTLT) & 亞細亞國際傳播社(Asian Atsiu International) & Ainosco Press

課程要求

Course Requirements

成績考核

Grading Criteria

出席與參與 30%

期中、期末報告70%

參考書目

References

川尚義,1931,《台日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

小川尚義主編, 1907,《日台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課發行。

巴克禮Thomas barclay1923,《廈英大辭典增補》,上海出版。

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28,《台灣在藉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吳守禮校註,2001,《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

杜仲奇,《台灣同安腔个音韻演變佮方言類型分布─以曲盤、方言調查佮歌仔冊、辭書等文獻為建構基礎》,成大台文系博論。

杜建坊,2008,《歌仔冊起鼓─語言、文學與文化》,台中:五南─台灣書房。

蔣為文 ,2007,《 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台南:成功大學。

蔣為文, 2014,《喙講台語。手寫台文》,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蔣為文, 2015 (),《白話字運動先行者》,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洪惟仁,1996B,《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洪惟仁,2003B,《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論文。

洪惟仁,2006,〈高屏地區的語言分布〉,《語言暨語言學》,7.2:365-416

洪惟仁,2009,《台中地區的語言分佈》,第四屆台灣語文暨文化研討會,中山醫學大學。

洪惟仁,2009A,〈台北地區閩南語的方言類型與方言分區〉,《台灣語文研究》3期,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洪惟仁,2009B,〈桃園地區的語言分佈〉,國科會補助計畫。

洪惟仁,2010,《雲林縣的語言分布》,台中:台灣語言文化分布與族群遷徙工作坊。

洪惟仁、許世融,2008A,《台北地區漢語方言的分佈》,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中:台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

洪惟仁、許世融,2008B,《新竹地區的語言分佈與民族遷徙》,中央大學:第八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

馬重奇,2008,《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屏生,2007A,《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台南:開朗雜誌。

曹逢甫,2013,〈台灣閩南語共同腔的浮現: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的探討〉,《語言暨語言學》,14.2:457-484

陳淑娟,2010B,〈台灣閩南語新興的語音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語言暨語言學》,11.2:425-468

陳淑娟,2013,〈台北社子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語言暨語言學》, 14.2:371-408

董忠司,2001A,《福爾摩沙的烙印 臺灣閩南語概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鴻溝,1953,《閩南音樂指譜全集》,菲律賓金蘭郎君社。

潘科元,1997,《大台北地區閩南語方言音韻的類型與分布》,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廣誠,2003,《台灣閩南語概要》,南天。

張裕宏,2009,《TJ台語白話小詞典》,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龔煌城、姚榮松佮洪惟仁,1989,〈台灣北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NSC 77-0301-H-001-32GR)報告。

龔煌城、姚榮松佮洪惟仁,1992,〈台灣中北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NSC 81-0301-H-001-15G)報告。

龔煌城、姚榮松佮洪惟仁,1993A,〈台灣中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NSC 82-0301-H-001-051G)報告。

龔煌城佮洪惟仁,1994,〈台灣南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NSC 83-0301-H-001-076G)報告。

龔煌城佮洪惟仁,1995,〈台灣南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高雄縣部份〉,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NSC84-2411-H-001-027G)報告。

龔煌城佮洪惟仁,1997,〈台灣東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東部及屏東、澎湖部份〉,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NSC85-2417-H-001-010)報告。

教育目標

碩專班

建立學生以台灣為主體所創造的文學、文化、語言及相關美學再現形式的深刻認知。

培養歷史意識、當代關懷與社會參與精神兼備的心胸。

開拓具國際觀的多元文化視野,形塑世界公民的典範。

 

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碩專班

深耕人文精神,傳承台灣文化。

培養獨立思考與民主素養。

關懷本土,服務社會,豐富生命內涵。

擴展國際視野,涵育多元文化價值。

閱讀與書寫及從事教育工作的基礎能力。

從事影音、傳播等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基本技能。

批判、思辯與社會關懷。

本土多樣化語言與文化的學習、研究與傳承。

英日等語言與文化的基礎能力。

對國際文化與社會的理解與掌握能力。

培養在地思考、全球行動的種子人才。

 

教育主題類別

1.人權、法治、權利等。               2.教育防制犯罪教育。

3.兩性、婦女、家庭、老人及幼兒等。    4. 社區、服務、文化教育。

5. 相關WTO教育。        6. 相關智慧、消費者等課程或法規教育。

7. 鄉土、原住民等相關傳統教育。

8. 傳播、數位、媒體資訊、科技教育。   9. 環境、保育教育。

10.醫學藥物教育。                    11.海洋。

99.其他

 

1.  本課程是否規劃業界教師參與教學或演講 是  否,約   

2.  本課程是否規劃內含校外實習 (並非參訪)    否,約   

3.  本課程是否可歸認為學術倫理課程  否,含學術倫理課程    小時

備註(如限修人數、所屬學程等)

Remarks(e.g. Maximum enrollment,if the course is counted towards a program certificate, etc.)

所屬領域

文學與文化     歷史與社會

語言與傳播    應用與實務

課程編碼

基礎   初階   進階   專題

所屬學程

 

其他

本課程以台語授課